应用案例

奥晶产品应用案例

首页 > 应用案例 > 详情

推广期之后,无糖饮料在中国可能要火了!

2020-08-12

应用案例
维 | 他

维他推出了两款无糖茶饮——绿茶和玄米茶,无糖二字大大地印在了包装上。



可 | 口 | 可 | 乐

虽然过去在茶饮料上屡战屡败,可口可乐还是直接推出了无糖茶“淳茶舍”系列,其实是把一款在香港地区比较成熟的产品引入大陆。



伊 | 藤 | 园 

伊藤园也在拓宽无糖茶饮产品线,新增了铁观音口味。




●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○


更多的品牌进入这一品类——说明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

无糖茶比较早的几个品牌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蛰伏期。2009年三得利在中国大陆推出黑乌龙茶。7年前,农夫山泉推出无糖茶“东方树叶”系列的时候,没有人看好。也是在2011左右,主营无糖茶的日企伊藤园入中国市场,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上海周边。



2013年东方树叶和三得利这样的无糖茶在消费者满意度排名中垫底。统一在 2014年推出过“茗茗是茶”的无糖茶饮料,后来也撤下了。无糖茶饮料曾经多么不受欢迎,可见一斑。

不光是品牌少,无糖茶产品在中国的前十年,渠道和销售范围都很小,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和一线城市。虽然市场很局限,但农夫山泉没有放弃东方树叶系列,农夫山泉董事会秘书周力表示:“我们看过日本市场,无糖也是经过5到7年才发展起来。”

无糖和低糖汽水的兴起比无糖茶来的稍早一点。2008年他们在中国推出了零度可乐,阿斯巴甜配料受到争议颇多,销售一直不温不火。可口可乐中国在 2016年推出了无糖版本的雪碧。



中国人口老龄化或为重要原因

日本和美国市场,碳酸饮料等含糖饮品销量下降都被认为和老年人口增多有关。中国在2000年前后已经步入了“老龄化社会”,未来老龄化会进一步加重。

因为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患病率增加,中国消费者(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)对糖的顾虑加深了。据世界卫生组织,2016年中国约有1.1亿名糖尿病患者,预计在2040年将增加到1.4亿。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4年的数据,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35.7%。

天然代糖原料被广泛应用

据统计,73%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喝过无糖饮料。另外,相比于脂肪和热量,消费者更加顾虑糖;把“低糖/无糖”和“健康食品饮料”联系起来的消费者超过了“低脂/低热量”。

甜叶菊、罗汉果、赤藓糖醇和菊粉等更健康的天然代糖产品也被更多地用于饮料中了,比如统一的小茗同学和农夫山泉的茶π 用到了一些天然代糖成分——甜菊糖苷。这是一种从菊科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甜味剂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-450倍,热值仅为蔗糖的1/300。


来源:甜菊产业平台(侵删)

图片来源:网络(侵删)

推荐新闻